以字養(yǎng)心 篆寫春秋------王建梁書法藝術透析

2018-05-11 16:51:00來源:作者:馬金忠

  認識王建梁已20多年,他儒雅淡定的樣子沒變,但如今他已白發(fā)染首,增添了幾分道家清氣與佛家之靜氣。字如其人,不管是行草還是篆書,其書風典雅有致,用筆意趣生動,尤其是篆書,當代藝術的構成意識和傳統(tǒng)深厚的金石氣息并存,有著刀刻般的利索,功力極其深厚。

王建梁

  上世紀90年代末,由于患神經(jīng)衰弱病,建梁的生活進入了一個半歸隱深居的時期。此時建梁以靜謐的心靈來感悟傳統(tǒng),來觀照體味自然造化,以病為友,以藝術為寄,不為高名、虛名所累,世俗之驅,對藝術、人生進行細致入微的哲學思考,以觸摸生命之筆,坦蕩從容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此后的作品風格趨向于和諧安詳,用筆更加老辣圓熟、靈動疏朗,同時,書法的筆墨深融于意境,宋字的骨法,元人的墨韻,明清的情趣,在強調(diào)師法自然造化的主旨下得以充分的揉和,對自然的向往和對生命的歌頌。他寄筆墨于自然,寓造化于筆墨,融會貫通,作品表現(xiàn)出一種極具藝術個性的蓬勃生命力和強烈追求自由精神人格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正是這種在對生命的感悟和思辯中特有的筆墨勵煉,使作品體現(xiàn)出了充滿生命張力的獨特藝術畫面。長期的筆墨勵煉和人生閱歷使先生的藝術在書法微妙變化中突顯出極具個性風貌的開拓性貢獻,建梁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狀態(tài)和用筆充滿思想感情,其用筆一派神機,筆酣意足,雍容大雅,通過流暢自然的運筆使作品融于通達渾樸、自然沖和。筆法、墨法相得益彰,筆墨線條渾圓而爽俊,如熔金出冶,自然流淌,元氣渾然,散澹玄遠、虛和沖冥、簡靜至極。

 

  清雅的逸氣和淡淡的書卷氣

  建梁的書法給人的感覺是一股靜氣。這股靜氣是透心透骨的,非經(jīng)過對其心性的幾番打磨是得不到這種靜氣的,在那股寧靜的氣息里,你才能感覺他的筆力的沉著與清潤,乃至一種蒼茫與老辣。靜若處子,這是一種氣象。每見書壇躁氣蒸騰,喧喧熙鬧之時,而到了建梁這里則沉銷寂寥,升騰出一縷清香出來。和建梁打交道會被他那一種平和與寧靜所感動。這是一種不動聲色的修煉,更有一種禪那般的靜悟。仿佛一股簫聲吹來,整個的池塘都飄動起來,但只是那股靜,經(jīng)天緯地來,包裹著一種大氣,一種回旋柔韌的力量,激蕩著你!靶娜缰顾保耧w揚起來,卻還是那般的寧靜。

  “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淪五藏,澡雪情神”。(《文心雕龍》)建梁書法的靜氣正是通過他整體的書法布局和氣息中所折射出來的,它具備著一種優(yōu)雅的力量,更為理性。這種靜,更具有中國美學的“虛靜”的意味。老子所強調(diào)“致虛極,寧靜篤”,荀子所闡述的“虛壹而靜”,即滌除“十蔽”的虛,專心致志的“壹”和心如止水的“靜”的綜合心態(tài)謂之為“大清明”。宗白華說:“黃子久以狄阿里素斯(Dionysius)的熱情深入宇宙的動象,米友仁卻以阿波羅(Apollo)式的寧靜涵映世界的廣大精微,代表著藝術生活上兩種最高精神形式”。書法創(chuàng)作中何為靜,“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保ㄓ菔滥稀豆P髓論?契妙》)

  建梁書法中的“虛靜”與“靜穆”之氣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篆書上,那種自然靜穆之氣,我個人以為,主要來自于他對篆體的理解與把握,并把這種理解與把握滲透到自己的篆書的創(chuàng)作之中。袁三俊《篆刻十三略》說:“沉著者,不輕浮,不薄弱,不纖巧,樸實渾穆,端凝持重,是其要歸也。文之雄深雅健,詩之遒煉頓挫,字之古勁端楷,皆沉著為之!  建梁的書法能夠寫出一股靜穆之氣,正是他精神的無所求和心如止水一種獲得!靶钪猓鲇谖镱愔,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性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璀《書議》)書法在某種程度正是功力,修養(yǎng)與性情“打成一片”的結,是自然的花朵和果實,它來不得半點的虛偽,但它又確實是用“軟刷子造字”的玩虛,不從傳統(tǒng)的厚積之中,跋涉出一條血路,不在一點一點的體悟中接近古人,從何去去獲得那種“玄妙之意”呢?

  篆書能寫出精謹?shù)慕Y構和點畫并不難,而難就難在精謹之外的逸氣和書卷氣。很多人也許經(jīng)常書寫“超以象外”這四個字,但何為“超以象外”?怎樣才能達到“超以象外”的境界?這恐怕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并能做得到的。我們經(jīng)常說“境由心造”、“象外求旨”,可見藝術境界的一等要務,是修心。藝術家有怎樣的心境,有怎樣的人格修養(yǎng),完全都通過筆墨表現(xiàn)出來了。遠離功利、心清欲寡者,往往能寫出清新而靜謐的氣息來的;人格俊邁、性僻山林者,就能寫出悠遠而超逸的境界;學富五車、與道為一者,寫出的字必然書卷氣濃郁而富有玄賞之境。反過來講,假設我們未曾見過建梁先生一面,對建梁先生的生活也一無所知,但通過建梁的字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股不俗的格調(diào)和淡淡而悠遠的逸氣判斷,你就能推及他是位什么樣的人。

  無欲則剛,因為沒有了過多的欲望,便回歸了本真,自然的氣息便靈動起來。書法的“自然”是高度精微的傳統(tǒng)功力的一種自然,它排斥一切矯揉造作,弄虛作假,“質(zhì)本潔來潔去!币舱沁@樣,建梁在創(chuàng)作中取老莊的無為之態(tài),該得到的自然得到了,而失去的永遠就那么失去吧,絲毫不掛在心上。

  “志于道,游于藝”

  “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保ㄌK軾語)文人的秀雅之氣,閑士的沖淡溫潤之態(tài),配之以蘇字縱橫恣肆,使他的書法頗具一種感染力,一種奪人眼目的刺激。建梁書法中的氣息,不是那種雄霸之氣,更沒有司空見慣之俗氣,相反,它充滿了一種書卷之味的雅氣。自適自足,自得自樂!白釉诖ㄉ显,逝者如斯夫?”繼承古人而又變化事斯,承其神而肆其中,我化為古,古化為化,骨氣浻達,爽爽有神“(《古今書語》)

  建梁尤擅篆書。觀 其書法作品神彩飛動,且法度森嚴,或雄強、或謹嚴、或雋秀、或灑脫、或飄逸、或樸茂,通篇看去則格調(diào)高雅,神采清新,令人賞心悅目;其用筆精湛,點畫間俯仰呼應、筆勢的提按頓挫、結構的重濁輕清、參差錯落,很容易讓人想起長袖善舞的宮廷舞者,想起莊嚴雄偉、神態(tài)安詳?shù)幕蕦m建筑,同時還可以感受到它的閑適與飄逸,又與古代文人墨客退隱于田原之間的清高超脫極為相似,那是一種安逸、一種自足、一種翩然欲飛、一種凜然正氣,時時處處流露出書家的儒雅與睿智,更表現(xiàn)了 建梁人品的正直與坦蕩。

  建梁的書藝創(chuàng)作還特別強調(diào)“變”字,他說:“孫過庭云:‘察之者貴精,凝之者貴似;’歷來,傳世經(jīng)典的書法作品皆‘取象為先’,然書法藝術是極其抽象的,察之于外解意于內(nèi),故凡表現(xiàn)手段、形式均應為內(nèi)容服務,當自然流露的韻味、情趣和境界高度統(tǒng)一,此時書作則完全進入化境!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所謂書道,既萬象具,又萬象空,歸結為一種渺渺的精神,借墨的線條、點畫與塊面所表達的空間結構與字的結體,構成雙重審美,呈現(xiàn)旋律節(jié)奏,或強烈夸張,或不激不厲,于圓潤雋永中,于堅銳方剛中,獲得感覺與意志同步于筆墨的運行,這種過程呈現(xiàn)出多面性和不規(guī)則性。有矛盾沖突,有各種力量的分離、交合、定向,這就需要藝術家任憑豐富的想象和靈性去把握這變幻的世界。黃明有很高的悟性與靈性,也有韌性。堅毅與靈敏,造就了他藝術的剛柔相濟。  

  創(chuàng)新的標準在審美價值

  建梁的書法作品很受世人的喜愛,主要得益于他在繼承古人書法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書法風格按當今的說法叫做創(chuàng)新,新即新穎、新奇。新穎就是跳出傳統(tǒng)的巢臼,而獨樹一幟,新奇即是不失傳統(tǒng)而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揚,形成自己的書寫特點,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然,書法、書法即是書寫的法則。因為書法不是改革,不是改良,而是將用以記事的中華文字用真、草、隸、篆的書寫形式向人們展示中華文字的風采。

  建梁認為,創(chuàng)新不是搞奇搞怪,而是要作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眾所周知,書法藝術美的創(chuàng)造應當效法天地精神,體現(xiàn)自然之道,那就是要表現(xiàn)出萬物相生相克的和諧感、大自然豐富多變的生命感。這是書法家的根本宿命。因此,如果說一幅書法作品是美的,那并不等于說字寫得漂亮就是美,例如看起來工整秀麗的“館閣體”、“臺閣體”,因為千字一面、萬人雷同,僵化單調(diào),反而是丑的;而是說在這幅作品中融匯著許多類似陰陽對立的藝術元素:用筆方圓、正側、徐疾,用墨的黑白、濃淡、干濕,結字的開合、正斜、向背、揖讓,線條的曲直、粗細、輕重、長短,章法的疏密、虛實等等。這些相互對立的藝術元素不斷變化、組合,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才呈現(xiàn)出生命感和節(jié)奏感。自古書法大家“外師造化,內(nèi)得心源”,都是從自然中領悟到書法筆法和創(chuàng)作靈感。可見,書法能通天地之道、得自然之理,才有生命的活力和靈動的神氣,才有書法藝術的美。否則,那便是“死蛇爛蟮”。

  衡量一個書法家篆書的功夫,一是筆力,二是結字處一的方圓,建梁耕硯多年,悉心琢磨筆法以中鋒對主,偶爾的側鋒為權變,既得風神之美,更能看出筆下的簡率勁利。建梁的書法中有古人士大夫氣,不追求外露型的陽剛之美,而是“君子藏器”內(nèi)含型的陽剛之美。 建梁與其它篆書家相比,由于他對篆書的獨特領悟,使他能將篆隸之法融化于筆端,使字體的每一根線都扎實有力,蘊藉可觀,尋繹有味。

  “功夫在筆外”

  古人云:“功夫在筆外”。建梁對于書法藝術有著嚴格的追求,平時除了臨帖之外,還會加強多方面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書法藝術講究筆墨情趣、節(jié)奏韻味、整體布局等,作品必定具有線條美、墨韻美、空間美、意境美。高明的書法家還善于捕捉和提煉社會生活或自然中的美的現(xiàn)象,把它用于書法藝術的創(chuàng)作之中。傳說王羲之曾仔細觀察鵝在池中浮游的神態(tài),從中悟出寫字的道理;懷素夏日觀看天上奇峰般的云彩,夜間靜聽嘉陵江的濤聲,從中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靈感。

 他的家庭獲得了“齊魯書香之家”的榮譽稱號

  建梁作為一介文人,深知“學養(yǎng)有多厚,書法有多高”之理。

  建梁的藝術成就與其所學的哲學影響密不可分,又身處孔圣人的魯?shù)兀萌鍖W侵潤,得道風吹拂,得佛教熏陶, 建梁先生根基極深,詩、詞、評論,報告文學無所不能,至今發(fā)表各類文章數(shù)千篇,獲各級獎勵也有上百篇,尤精于篆書, 造詣極深。

  具有哲學學士文憑的建梁認為,書法不僅僅是藝術,也是哲學,藝術到高層次都必須與哲學貫通,能把哲學的道理搞清楚了,明白其中的很多哲理和辯證關系,才能把字寫好。這些都和中國的易經(jīng),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這是完全屬于中國的藝術。中華民族的根基與精髓就是漢字,而甲骨文又是根基之源頭。

  是啊!書法是一個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整體外現(xiàn)。品讀建梁的作品清新自然,明麗清雅,如委婉而下的山間小溪,又如月光下的徐徐清風,完整、準確的體現(xiàn)了建梁儒雅、高尚的內(nèi)心修養(yǎng)和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格魅力。

 。ㄗ髡撸褐麜 山東省九天神馬書畫院院長)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子潤

相關新聞